數字“賦能” 山東黃金跑出發展“加速度”
發布日期:2025.04.11走進集團調度指揮中心,巨大的屏幕上跳動著實時數據,7大場景的毫秒級可視化讓生產動態一目了然。今年以來,集團錨定“培優育強,跨越發展”年度目標,按下數字化轉型“加速鍵”,在數字基建、場景應用、數據治理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,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。
“以前各企業、各系統存在信息孤島現象,現在通過基于‘1157’架構搭建的調度指揮平臺日均能夠處理10TB級數據,還能實時穿透分析。”項目負責人指著屏幕上的礦山三維模型介紹,“萬兆光纖部署后,井下視頻傳輸時延壓縮到50ms以內,就像為安全生產鋪了一條‘數字高速公路’。”在機房內,技術負責人正在進行資源池調試,“國產化適配率突破85%,算力利用率提升25%,這次我們提前了90天完成12家企業萬兆光纖部署,數據回傳速度比以往快了3倍!”
AI助力,場景應用激發創新活力。集團密切關注數字先進技術,第一時間自主構建“DeepSeek+”智能體系,打造集團自有技術棧,通過大模型實現APT攻擊秒級攔截和機器人“小金豆”線上自助答疑。同樣自主研發的敏捷賦能平臺,也為系統開發和業務數據分析提供了便利條件,正用敏捷賦能平臺配置新流程的開發人員說道,“通過這個平臺,系統業務流程配置效率提升了300%,過去需要專業IT人員操作的模塊,現在通過簡單拖拽組件就能完成。上周我們自主開發的功能模塊,從設計到上線只用了15天。”
數據像是礦山的“血管”,串聯、輸送數據和信息。如何實現數據治理,釋放要素價值?
在集團礦山數據治理體系中,17萬條設備運行、地質勘探、生產調度等核心數據已完成標準化清洗與動態歸集,部分業務主數據對齊率提升至99.6%,為科學決策構建起堅實的數據底座。通過部署智能異常識別引擎,系統可實時捕捉關鍵指標異動,為應急響應贏得寶貴時間。依托《數據中臺建設白皮書》的頂層規劃,集團將6大領域數據資產“串珠成鏈”,資產目錄覆蓋率提升35%,實現從“數據沉睡”到“要素激活”的跨越。以供應鏈管理為例,打通設備臺賬、生產計劃、庫存消耗等多維數據后,物料供應時間縮短30%,資源綜合利用率提升8%,有效控制了庫存資金成本占用,集團集采率大幅提升,為提高采供效能提供了充分保障。“我們將持續深化‘數實融合’戰略,爭取上半年實現非生產企業供應鏈系統全覆蓋,完成28座智能礦山數據傳輸網絡部署”,信息中心負責人介紹。
當前,二期17家礦山萬兆光纖部署已全面啟動,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加速推進,一幅以數智化重塑黃金產業的新圖景正徐徐展開,集團正以創新突破詮釋“數字山金”的深刻內涵,跑出高質量發展“加速度”。